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中国美术高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院校人气:15319532    

江苏大学

院校所在省市:江苏  院校地址: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咨询电话:0511-88080869  邮政编码:212013  网址:http://www.ujs.edu.cn
温馨提示:本页面为中国美术高考网专为江苏大学艺术类招生设计的专题网页,包含2014年江苏大学招生简章、招生信息、录取分数线、录取查询、历年考题等实用美考资讯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以工科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原江苏理工大学的前身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高校百强之列。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学校同宗同源,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等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26个学院,87个本科专业。拥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4个江苏省“十二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个江苏省“十二五”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和化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 学校占地面积3045亩,各类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服务平台25个。图书馆建筑面积6.25万平方米,藏书260余万册,电子图书120余万册,建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拥有一所集医疗、教育、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附属医院。设有江苏大学出版社。 学校现有教职工4800余人,专任教师2500余人,其中教授420余人,“千人计划”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外专千人计划”1人,“青年千人计划”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席科学家2人、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人,博士生指导教师220余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2000余人,其中研究生9400余人,外国留学生600余人。 学校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学校”。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4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75门,“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7部。获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提名奖3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连续4届喜捧“优胜杯”,“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连续6年都有学生当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和首批“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十一五”以来,科研经费总量达17.61亿元,其中纵向经费5.44亿元;获得一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重点项目等高层次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86项、国家社科基金39项;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8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项;获部、省级科研成果奖160余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6756篇;专利申请与授权总数分别为2513件和1320件。2012年,学校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国高校16位,学校获批为“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学校牵头成立的“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江苏首批29所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等国家的56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联系和长期合作关系。学校与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和汉德语言文化中心。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合作举办了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与美国阿卡迪亚大学合作开办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和谐校园、民主政治和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固本强基,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学校党委被中央组织部表彰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两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多次获评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 目前,江苏大学已进入了向高水平大学迈进的关键阶段,学校正汇聚全校师生的智慧和力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提升内涵,强化特色”发展主题,着力实施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引领、科技攀登、国际开放、管理创新、资源集聚、基础保障、文化提升和党的建设等“十大工程”,为把学校早日建成“工科特色更加鲜明,若干学科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式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院校名称:
所在省市:
公办民办:
院校标记:
开设专业:
 
返回顶部